欢迎访问池州市司法局官网!
(一)全面启动“七五”普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启动“七五”普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深化“法律八进”。(二)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推进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促进职能作用发挥。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继续推进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机制建设,变事后调处为事先预防,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三)加强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扎实做好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共同落实好各项政策和措施。深入开展“黄丝带行动”,组织开展“送法进监”“送岗进监”等进监所帮教活动,提升安置帮教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完善社区矫正规范执法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及时开展社区影响评估。继续探索结合我市历史、文化和佛教资源,开展社区矫正教育矫治,提升工作效果。(四)继续强化规范管理,提升法律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积极服务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推进政府、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工作,组织引导律师围绕“三区”发展提升法律服务能力。加强律师执业监管,提升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规范化水平。二是强化公证业务拓展,保障公证行业可持续发展。指导公证机构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推行县域公证体制改革,加强县域公证队伍建设。强化公证质量监管,确保全年实现公证质量零有效投诉。三是强化执业监管,规范司法鉴定执业行为。健全完善季度巡查、个案调查、专项检查等制度,规范执业行为。加强司法鉴定队伍和质量建设,提高司法鉴定业务能力和公信力。(五)继续认真实施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建立经费动态增长机制,强化法律援助保障。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不断提升法律援助人员办案能力和责任意识。优化案件结构,进一步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健全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协作机制,畅通刑事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充分发挥看守所、检察院等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职能作用,推进全市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上台阶。 2017年主抓的三件大事(一)全面启动“七五”普法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制定发布《池州市2017年度重点普法目录》,明确年度重点宣传内容。继续办好池州日报“法律故事”专栏,利用生动的案例加大“七五”普法宣传,提升宣传效果。以深化“法律八进”为载体,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完善法治文化传播阵地,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形成一批与村居、街区、景点等相适应的法治文化宣传设施。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推动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落地见效。认真开展好2017年“江淮普法行”、“ 12·4”国家宪法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继续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行业依法治理示范单位等多层次民主法治创建活动。(二)努力拓宽“村村法律顾问”覆盖面在认真总结青阳县“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请市委政法委牵头,继续深入调研,形成可以在全市推广的工作制度,不断拓宽“村村法律顾问”覆盖面,最终在全市各县区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普及法治宣传、解答法律咨询、化解社会矛盾、提供法律意见建议等职能作用,夯实基层组织和基层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基础。(三)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继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认真贯彻落实市两办《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大军人军属、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维权力度,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计生特困家庭等群体的专项服务活动。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完善案件指派制度,规范法律援助律师参与申诉案件代理工作规定,不断提升群众服务满意度。加强“12348”法律援助服务热线服务,健全投诉处理制度,依法追究违法违规人员的法律责任。广泛宣传法律援助制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池州市司法局 2016年11月7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