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司法局官网!

  •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池州市司法局 > 规划信息
索引号: 003280597/201609-00020 组配分类: 规划信息
发布机构: 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市司法局2015年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安排 文号: 2016091705
成文日期: 2016-09-17 发布日期: 2016-09-17
废止日期:
市司法局2015年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16-09-17 09:42 来源:池州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超大]

今年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行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三严三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发挥职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平安池州、幸福池州和法治池州建设进程,各项业务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对照《市委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落实四中全会要求,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

1.大力推进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工作。根据四中全会要求,参与起草《池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认真筛选、推荐24名律师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市县区政府法律顾问,推进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工作。同时根据市委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动律师担任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截至目前,有82家公职部门聘请法律顾问。

2.认真做好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工作。认真调研摸底,制定了《池州市人民监督员选任办法》,对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机关、选任条件、结构构成、选任程序和管理方式作出详细规定。经过严格的初审、淘汰、补选,提出拟任人选建议名单,最终确定了30名人选,9月份,完成了市级人民监督员聘任暨初任培训工作。

二、全面落实“六五”普法任务,深入推进“法律八进”

1.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部署。2015年,我市适时调整了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赵馨群任市组长,成员单位由原来的54个增加到76个,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的法治池州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以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池州市文明创建考核体系,分类制定测评指标,强化工作抓手。

2.深入开展“法律八进”工作。一是抓好普法宣传队伍建设。我市积极做好专(兼)职队伍、普法讲师团队伍、普法志愿者队伍等普法骨干队伍建设,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普法工作网络,全市现有1600余名普法志愿者、132名普法讲师团成员。二是抓好重点对象学法用法。组织开展“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池州”宪法主题征文、“关爱青少年 送法进校园”、组织池州学院法学专家深入村居宣讲法律等活动,积极加强公务员、中小学生、留守农民等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3.深入推进城乡法治文化建设。一是大力创建“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结合各地文化特色,大力推动“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目前我市共建成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9个。二是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成功举办“双园杯”全市法治漫画、故事、微视频征集大赛,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评出各类获奖作品共计39件。组织开展法治文艺下乡巡回演出活动,全市共举办法治文艺演出34场次,观看人数近万人。

三、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推进服务网络建设。今年,继续积极落实省厅《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在规范市、县区司法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的同时,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全市5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司法行政服务站,建立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640个,占全市681个村(社区)总数的94%

2.做好特殊人群管理工作。利用安置帮教、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落实了两类特殊人群“一人一档”,两类特殊人群均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利用县区社区矫正中心和过渡性安置基地,定期开展社区矫正对象集中点验、集中训诫和安置帮教对象集中帮教活动,切实做到“底数清、去向明、管得住”。根据上级部署,我市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特赦工作,经过摸排、审核确定特赦对象27名。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裁定退回3名对象暂不符合特赦条件,裁定24人符合法定特赦条件。目前,全市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085名,安置帮教对象1086名。

四、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矛盾排查化解

1.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医疗纠纷调解组织建设和“警民联调”工作,市医调委挂牌运行以来已接待咨询70余人次,调解结案17起,青阳县医调委6月挂牌运行以来,成功调处医患纠纷8件,多起遗留纠纷得到妥善调解。同时,全市建立“警民联调室”54个,共调解纠纷1793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以上,有力促进了“公调对接”,促进了社会矛盾有效化解。

2.完善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机制建设。按照《推进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机制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每月收集各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情况,汇总通报重点矛盾调解情况和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意见。1-10月,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发布预警通报10期,通报重点纠纷和预警意见百余条,排查调处纠纷15376件,调解成功15210件,调解成功率达99%

五、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综治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构建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司法行政系统管理服务水准,市局投入近130万元建成市本级应急指挥中心。同时督促指导三县一区建成社区矫正中心并投入运行,全市共建成信息化指挥控制中心1266平方米,可实现社区矫正人员和车辆GPS实时监控、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实时音像传输等功能。集沟通联系、执法衔接、司法行政工作指导、重点对象的监管等功能于一体,有效提升了司法行政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六、发挥服务大局职能,扎实做好双拥工作

1.大力开展涉军法律法规宣传。在“江淮普法行”等活动中,我局依托职能,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将涉军法律法规作为普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市范围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继续无偿向驻池部队、武警、消防和边防检查站赠送普法读本《以案释法》,极大地提升部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依法治军工作水平,受到部队官兵的欢迎。

2.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今年4月,我局组织机关干部、律师等到池州边防检查站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活动,赠送法律书籍,成立了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7月,我局组织律师为部队官兵作《行政处罚法》专题讲座,4名律师现场为官兵解答了涉及军人权益、土地、房屋合同纠纷等方面的问题,发放200余册法律知识读本。

3.积极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点。今年来,我局与军分区联合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池州边检站成立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积极组织优秀法律工作者为驻池军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同时指导军人军属法律援助部积极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全年无节假日接待咨询、受援人回访、案件质量监控等制度。

七、“十三五”规划及2016年工作安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了“十三五”规划,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根据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当前的工作局面,“十三五”期间特别是其开局——2016年,我市司法行政系统要做好以下工作。

    1.创新工作方式,服务发展大局。一是创新宣传方式。灵活运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思维,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积极打造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相结合的宣传平台,推动普法宣传再上新台阶,为做好“六五”普法收官工作和打开“七五”普法良好局面做出贡献。同时利用新平台对司法行政队伍进行大力宣传,特别是对基层服务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进行深入报道,为司法行政系统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光辉形象。二是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大以基层应急指挥中心为主的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推动各类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尽快建成市县及农村地区视频监控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对象实时监控能力和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及法律服务机构信息传输效率。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系点的咨询解答和服务指引功能,强化“12348”法律咨询热线服务功能,运用网络平台和新兴传播工具, 方便群众及时就近获得咨询服务。定期更新免审查的城乡低保及五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贫困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相关信息,对出行困难申请人推行电话申请、上门受理,对有特殊情况的援助对象开辟“快速通道”,提升法律援助的综合效果。

    2.发挥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十三五”规划正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结合我市法律服务队伍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健全和服务项目单一等特点,一是要进一步扩大法律服务队伍规模。在“十二五”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势,不断加大年轻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具有法律从业职格等专业资质的人员进入律师、公证和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队伍。同时通过严格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以确保法律服务队伍的规范性和公信力。二是加强法律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事实证明,我局鼓励律师事务所和公证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办公用房思路的正确性,“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模,指导各县区做好政法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申报工作,加大基层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和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司法行政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三是拓展法律服务执业范围。积极引导律师事务所提供知识产权、破产重组及出具法律意见书等非传统法律服务;引导公证机构改变公证服务单一的证明模式,积极探索公证介入非诉讼法律事务的方式和途径,通过出具法律意见书等方式提供综合性、全方位、全程公证法律服务,推动我市法律服务机构实现从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转变。

3.践行“三严三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各项部署安排,离不开一只纪律严明、战斗执行力十足的司法行政队伍,践行三严三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永葆司法行政队伍先进性的保证,也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必然要求。一是建立健全机关工作制度。完善的机关工作制度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条件,也是司法行政队伍工作的行为准则和政治规矩。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纪律处分条例》要求,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的特殊性,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强力约束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明晰司法行政队伍的权利义务。二是常态化开展教育活动。建立机关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开展各式各类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落实好领导上讲台制度,积极组织各类学者、专业人士和模范典型人物做宣讲报告。理论学习要长抓,更要常抓,通过不断的深入学习和认真领会,让政治规矩融入到日常行为之中,让服务意识落实到职责履行之中。三是严查违纪违法行为。行为规范不严肃执行只是一纸空文,司法行政队伍作为全党加快推进“四个全面”的主力军,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首当其冲的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查违纪违法行为,以保证司法行政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