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欢迎访问池州市司法局官网!

今天是: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 登录
  •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池州市司法局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索引号: 113418000032805977/202503-00003 组配分类: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机构: 池州市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池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3-10
废止日期:
池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3-10 09:23 来源:池州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108 字体:[ ]

2024年,全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五免之城”建设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其中“无证明城市”建设模式被全省多地学习借鉴;“合同履约+信用调解”新模式获评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全省第一,行政案件败诉率同比下降5.32个百分点;公证、法援每10万人办案量均居全省第一,仲裁每10万人办案量居全省第二,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把准政治方向,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领导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四个纳入”: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课程、“送理论进基层”系列宣讲、年度普法重点任务,举办2024年度领导干部法治建设能力专题培训班,大力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和实践。


(二)压紧压实“关键少数”责任。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制度。落实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覆盖率100%

(三)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以示范促创建,全力争创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单项示范项目;以督察促整改,推动省委依法治省办反馈27个问题53项整改措施落实;以专项活动促提升,推动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紧扣发展大局,推动政府依法履行职能

(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完成石台县小县人口机构改革;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落地残疾人服务等24项“一件事”服务,176项服务应用长三角“一网通办”、213项服务实现“跨省通办”,23.7万件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满意率99.9%。

(二)抓实“五免之城”建设。梳理335项免交证明事项办理3006件次,其中“帮代办”业务1913件占总数64%;发布1142项“办事免跑”负面清单,线上办理257415次;2251个事项实现“证照免带”;落实426项免罚事项清单,办理764件免罚案件;兑现128个公共政策和政府履约践诺存量问题涉资金2622.738万元;兑付“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项目资金1.82亿元、惠及企业1380户。“五免之城”建设体制机制日趋成熟,被《法治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三)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1035件、废止195件、宣布失效129件,专项清理54件妨碍统一大市场的行政规范性和政策文件;推行涉企执法“三书同达”制度办案745件,探索涉企行政执法“综查码”制度;开展“守护知识产权”执法行动,查处知识产权领域案件88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1篇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联动执法典型案例;建立民营企业家约见公安局长、司法局长制度,司法协助解决涉企问题72个。

三、突出良法善治,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高质量推进地方法规规章实施。制定出台《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池州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定》等两部规章,提请审议《池州市农村供水条例》《池州市九华黄精产业发展条例》等两部地方性法规草案。完善市政府立法咨询员专家库建设,配合开展海绵城市等5项法规执法检查。组织各类法治讲座和培训705次、培训15471人次。

(二)强化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修订《池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发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8项,审查重大事项、涉法事务200余件,合法性审查率100%。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向省政府和市人大报备12件,对2件重大决策实施后评估。

(三)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开展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动,推动37项任务落实。举办2024“万马奔池”法治池州专项劳动和职业技能竞赛,行政执法资格认证考试通过率达90.64%、位居全省第5。两家单位荣获“全省一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防止货物脱落扬撒案”入选全省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四、强化协调监督,严明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推进执法司法有效衔接。推动打通行政执法数据信息化通道,努力实现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信息互通共享;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通过行刑衔接平台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线索32件。构建府院府检联动机制,开展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员同堂培训8场次、召开会议16场次,推动22个问题达成共识。

(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26项提升行政执法质效重点工作任务清单。56个镇街综合执法机构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柔性执法,制定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对426项执法事项实行轻微免罚。东至县全域实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实执法办公场所、统一执法制式服装、配齐执法设备。

(三)形成行政执法监督合力。开展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及实施专项工作,排查规范公安等部门5790个电子监控设备。推行行政复议“繁简分流”审理模式,受案418件、同比上升138.86%,调解和解率33.78%、同比上升8.31%,纠错13起、纠错率4.39%、同比下降2.44%,行政复议、仲裁多篇案例获评全国、全省优秀等级案例。

五、夯实法治基础,推进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一)提升法治宣传工作实效。落实“以案释法”等制度,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宣传40余场,展播普法短视频30余部。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全国调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及中华大学生金牌调解员技能大赛。《强化依法治水守护长江安澜》作品荣获第三届“人·水·法”全国水利法治短视频大赛二等奖。

(二)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枫桥式派出所”创建,完善公安智慧民意感知回应系统,建设“一站式+一线式+一环式”解纷体系,化解纠纷10782件、成功率达99.3%。

(三)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成市县两级48项“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提供律师、公证等各类法律服务3.9万余件,其中法律援助2503件、涉外法律事务60件,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立法质量仍待提高、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力度方面仍待加大、基层法治力量仍待加强、涉企执法仍待规范等问题。

2025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夯实法治建设工作基础,推深做实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压实“关键少数”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更高水平跃升。二是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改革。三是持续推进“五免之城”建设,深入开展“池”久满意面对面活动四是统筹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执法、“综合查一次”等改革,推进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完善“府院府检联动”机制,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职能六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践行和发展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全面实施2023-2025年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全民普法。